秋意濃濃,九月九重陽節的起源與習俗
金風送爽,丹桂飄香,走過中秋,又到重陽。
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,又稱重九節,登高節,老人節,因“九”與“久”同音,在數字中又為最大數,有著吉祥長久的含義。所以這個節日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,也充滿了人們對健康長壽的美好期盼,自古以來就頗受重視。
2006年,重陽節經國務院批準,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經過兩千多年的變遷,重陽節已成為多元性的節日,伴有形式多樣的習俗。重陽節期間,民間會舉行各種活動,比如登高、祭祖,佩茱萸、簪菊、賞菊、飲菊花酒,放風箏,食重陽糕,尊老敬老等。
重陽最重要的活動之一,即是登高,故重陽節又叫“登高節”。登高習俗由來大致有三:其一是登高避災傳說;其二是緣于古人的山岳崇拜;其三是在秋日草木凋零之際登高“辭青”,與陽春三月的“踏青”相對應。登高所到之處,沒有劃一的規定,一般是登高山、登高塔。金秋時節,天高氣爽,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、健身祛病的目的。
重陽節與除夕、清明、中元節三節,為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。重陽登高也與古人的祭祖活動密不可分。古時耕地資源少,加上講究的人家要堪風水,通常墓地會選在山上,所以祭祖一般要登高。至今,在浙江桐廬、福建莆田及臺灣、新加坡等不少地方,人們在農歷九月九日仍“備豬羊以祖”,稱為“秋祭”。重陽掃墓祭祖,切合山區實際。因為山區的墓葬大多位于山邊、嶺上,周邊草木叢生,清明時節行走多有不便。重陽則不同,正是秋高氣爽之時,雨水偏少,這時掃墓不僅出行方便,還可登高遠眺,欣賞各處美景。
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,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。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;或佩帶于臂,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,還有插在頭上的。大多是婦女、兒童佩帶,有些地方,男子也佩帶。重陽節佩茱萸,在晉代葛洪《西經雜記》中就有記載。除了佩帶茱萸,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。唐代就已經如此,歷代盛行。清代,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,“解除兇穢,以招吉祥”。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。宋代,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、菊花來相贈佩帶的。
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,菊花盛開,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,起源于晉朝大詩人陶淵明。陶淵明以隱居出名,以詩出名,以酒出名,也以愛菊出名;后人效之,遂有重陽賞菊之俗。舊時文人士大夫,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,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。北宋京師開封,重陽賞菊之風盛行,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,千姿百態。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“菊月”,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,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。清代以后,賞菊之習尤為昌盛,且不限于九月九日,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后最為繁盛。
重陽放風箏的習俗多在南方。農歷九月,南方季風漸強,風力適中,正是放風箏的好時節,于是人們便養成重陽節放風箏的習慣。傳說,重陽放風箏是為了“放晦氣”,風箏飛得越高越遠,則晦氣也隨之高飛遠離,更有甚者,還要專門將線燒斷,讓風箏消失于云天之外。與之相對,有一種解釋則說,重陽放風箏是“放吉祥”“放福氣”,風箏飛得越好,則福氣越濃,放風箏者不僅不能弄斷絲線,還要千方百計保護著,若是絲線斷了,則“吉祥”“福氣”也隨之飄向遠方。
重陽糕是重陽節的傳統食品,重陽糕又稱“花糕”“菊糕”“五色糕”。農歷九月九日天明時,以片糕搭兒女頭額,口中念念有詞,祝愿子女百事俱高,乃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。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,像座寶塔,上面還做成兩只小羊,以符合重陽(羊)之義。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,點蠟燭燈,如此點燈、吃糕,替代“登高”之意。
重陽節的求壽之俗,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于漢代文學作品。漢代《西京雜記》中記載:“九月九日,佩茱萸,食蓬餌,飲菊花酒,云令人長壽。”在祭天祭祖的基礎上加入了求長壽及飲宴,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。重陽時節的大型飲宴活動,其實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祭祀宴飲發展而來。發展至今,擺敬老宴、飲宴祈壽風俗仍在一些地方流行。
歲歲重陽,今又重陽,莫負這吉日良辰,心懷感恩,敬老孝親,去表達你心中的真摯愛意,去感受傳統民俗的多彩浪漫。
九九重陽
愿天下老人
老有所依,健康平安!